close


連續兩個燦爛的星期天,陽光溫暖地照著北台灣,我們避開賞花人潮,朝著雪隧進入蘭陽博物館,全家人在烏石港的露台曬太陽、野餐,欣賞創意傾斜的建築物,寬闊的視野,看山、看海、看雲去。行程不多介紹,轉貼一篇文章與大家分享。



豪小子的父母 才真不簡單!2012年2月16日中國報報:王道維先生、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。
這幾天的體育版新聞無不圍繞著華人之光林書豪,他在世界籃球殿堂NBA的傑出表現。
身為台灣人,能夠看到子弟在海外有這樣的成就當然會讓我們覺得與有榮焉。
但是仔細想想,就會發現這背後的意義並不是那樣簡單的。





在進入紐約尼克隊之前,林書豪曾被所有的NBA球隊都拒絕簽約,連坐板凳球員都在去年連續被兩支球隊踢走。更別提當初因為沒有一個NCAA的學校願意提供他獎學金就讀,最後他選擇進入並非以運動著名的長春藤名校:哈佛大學。





在得到當前的榮耀之前,他所曾經歷過的彎曲挫折,卻正是我們一般台灣學生或父母所避之惟恐不及的。這樣的林書豪,似乎才是我們在「與有榮焉」時所應深思的一面。試想一下,如果我們是林書豪的父母,當時難道不會覺得讓會念書的孩子去打球太可惜了嗎?





那不是只有「不會讀書的孩子」才作的事嗎?不能進入籃球傳統名校,不就表示一種挫敗嗎?
能在哈佛大學經濟系畢業,不就表示他應該走進華爾街才對嗎?若早知道要去NBA打球,高額的學費豈不就白白浪費了?又為何非要去挑戰,幾乎沒有亞洲人可以生存的地方,經歷這麼多次失敗、冷落與屈辱?





如果走一般人的路,父母親可能還可以用關係拉你一把!這些話聽起來都很熟悉?只是並非發生在林書豪身上,而是在台灣土生土長的孩子身上,反應出許多台灣中產階級父母,對子女生涯規劃的一種「強迫性焦慮」。



言語上說是為子女好,但更多時候因為我們「自己害怕」未來的「不確定」。所以我們很少在乎孩子的興趣,只想培養他們才藝;我們不鼓勵他們尋求人生的夢想,想讓他們走在一條我們放心的道路:與別人一樣拼明星學校、選熱門科系與作別人羨慕的職業。





這樣的想法出自於父母親的「善意」,卻根深蒂固於我們社會,成為台灣教育改革始終無法成功的根本原因。事實上,這也是正是林書豪的家庭教育(而非學校教育)與我們最大的不同之處。 在去年十月份,林書豪與母親吳信信女士,接受台灣好消息電視台專訪,讓我們有機會更了解,家庭教育幫助了林書豪經歷這一段尋求夢想、忍受挫折、然後逐夢踏實的過程。



因為信仰的關係,林書豪的父母在孩子打籃球這件事學會放手,讓他追尋上帝在自己身上的特殊計畫。他們明智地注重品格培養而非最後的成果,使得林書豪不在輸贏的壓力下患得患失,反而能謙遜、感恩地享受籃球的樂趣,發揮出更大的潛能。



雖然大多數並未有這樣的信仰思維,我們可以從林書豪與其家庭的例子,學習如何幫助孩子及早尋得自己生命的價值,引導合適的道路,接納他們的跌倒與失敗,並且繼續鼓勵他們完成自己的夢想,這可能是一條與他人不一樣的路,無法馬上有清楚的結果可以期待,我們卻可以與孩子,一起經歷生命中真實的歡笑與淚水。




櫻花與小葉欖仁樹,拍攝於台北市:內湖科學園區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ily花草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