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米勒‧尚‧法蘭西斯瓦 Millet Jean Francois (1814-1875)
法國畫家 繪畫之風格歷經浪漫主義及古典主義的洗禮,1865‧1868年國家頒贈一級勳章,1875年作品裝飾萬神殿之聖堂,晚期將農民生活通俗意象,安排於風景畫中,使他獲得成功,定居於楓丹白露森林的巴比松村。


聖經說:當收割田地時,不可割到地緣,收穫剩下的穗子不可再撿,應留給窮人和外方人。正是米勒畫作《拾穗》所要表達的意境,隱含著基督宗教的情懷。

拾穗 Les Gleanuses Salon(The Gleaners) 收藏於 法國巴黎奧塞美術館
1857年創作的拾穗,充份將農忙的景致呈現出來,在畫面中,冷調、金黃的光線,賦予人物一種崇高的意象,也賦予農民史詩般的角色。畫中充滿了上帝的悲憐與愛;感傷與人性尊嚴的寧靜,奠定了米勒在法國自然派畫家中的重要地位。

解說 在遠處可以看到大批人馬,忙著將採收麥穗送上馬車,而畫作前面這三位女性,也就是窮苦人家或外方人,忙著撿拾土地上零零星星,剩下的金黃麥穗。米勒在畫作中,使用紅、黃、藍原色來吸引眾人目光, 我們可以清楚看到,畫作主角的三名女性身上的細微動作,也可以研判出她們的年紀,右邊那一位黃帽的女性朋友,從她彎腰的角度,可猜測年紀較長,手中拿著幾根麥穗,身形佝僂,為了撿拾更多的麥穗,只能強忍辛苦、勉強彎腰。 中間戴著紅帽的女性,左手塞了一大把麥穗到腰間的袋子裡,右手也滿滿的抓了一把,想要多撿拾一點麥穗,肯定是負起一家生計的中年婦女。

米勒 筆下的田園充滿純淨、質樸的美感,對天與地、地與人的期待、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,而我 第一天看完午間新聞報導,把握這難得的機會,奔向歷史博物館欣賞『驚豔米勒 田園之美』畫作,我想今年暑假最熱門的活動,應該是這場藝術饗宴吧! 炎炎夏日裡南海路上常常是大排長龍,每個人都想親眼目賭家喻戶曉的世界名畫,同時也讓全國民眾,從中體會『憐憫之喜樂,賜比受更幸福』的機會!

那天穿著服裝顏色,正巧與拾穗系列相同,彷彿融入在畫裡,或是從畫裡走出來似的,您說: 是不是很耐人尋味又有意義呢? 虛心學習畫中所蘊含的知足、惜福 與感恩。



創作主題曲:驚豔米勒看畫展、田園之美巴比松、拾穗晚禱是名畫、還有牧羊的少女、尊重關懷涵意深、感恩惜福人人愛。 欣賞藝術創作之餘,您是否曾到植物園走走、散散步呢?








好美麗的睡蓮,整理此篇文章,送給 親愛的好朋友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Lily花草世界 的頭像
    Lily花草世界

    Lily花草世界

    Lily花草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